什麼是適應原與促智藥?能為身體帶來什麼樣的好處?

你聽過適應原(adaptogen)嗎?這個近年來風靡全球的保健詞彙,其實是一個早已行之有年的古老物質。在印度阿育吠陀療法,以及傳統的中醫療法中,適應原已經被應用了好幾個世紀。適應原存在於植物裡面,在紅景天(Rhodiola rosea)、南非醉茄(Ashwagandha)、過長沙(Bacopa Monnieri),還有人蔘(Panax Ginseng)等植物之中,都可以找到適應原。這些植物往往生活在條件較為嚴苛的環境中,為了對抗環境壓力而產生的適應能力,就轉化成適應原。
適應原並非藥物,最主要的功能在於對抗壓力,或者降低壓力對身體造成的傷害,進一步達到體內的和諧。舉例來說,免疫力對人體來說相當重要,但是過高或過低都會引發疾病。適應原可以在人體內發揮「平衡調節」的作用,用自然的方式讓免疫力達到平衡,這就是身體健康、自癒,最理想的狀態。
由於適應原追求的是體內平衡,因此也對自律神經、認知能力、身體能量等等相當有幫助,更成為促智藥(Nootropics)裡的重要成份之一。促智藥是一種用來改善認知、記憶、智力、動機、注意力的功能性保健品,而Nootropic 這個字,是由史上第一個合成促智藥的羅馬尼亞心理學及化學家Dr. Corneliu E. Giurgea在1972年所寫下,以希臘文的「nous」及「trepin」兩字組合而成,意為「轉變心智」。而且Dr. Corneliu E. Giurgea還給予促智藥相當嚴格的定義:
- 能加強學習及記憶力
- 可以幫助記取已學習的行為
- 可以保護大腦免受物理或化學的傷害,例如藥物引起的傷害
- 副作用極小且毒性極低
- 可以增加皮質或皮質下的補給機制,改善意識及潛意識的行為
適應原和促智藥都是現在歐美保健圈中相當受歡迎的營養補充品,許多人會透過這些補充品來加強認知與記憶力、提升專注力。國外更有一群人自稱為Biohackers,他們可能是創業家、職業運動員或創意工作者,特別注重自己內外在的平衡、生活的品質、工作的效率等等,因此會透過使用促智藥,加上調整飲食、規律的運動和作息,甚至冥想等方式,來達到身心靈的最佳狀態。你也想試試看嗎?